
“廣德基地的投入使用,將進一步提升上海汽檢的檢測能級,全面滿足長三角地區汽車相關企業日益增長的產品研發和檢測認證需求。同時,這里也會是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的重要測試基地,助力長三角汽車產業發展。”11月20日上午,國家機動車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上海)廣德基地啟動運營儀式在安徽省廣德市舉行,上海機動車檢測認證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沈劍平在接受《中國汽車報》記者采訪時如此表示。
作為上海汽車產業的優勢資源在長三角地區的延伸,此次國家機動車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上海)廣德基地正式啟動運營,是上海機動車檢測認證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簡稱“上海汽檢”)積極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搭建面向長三角地區汽車產業的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的重要舉措。不僅能夠推動三省一市智能制造協同發展,還能為國家行業管理和產品質量監管在長三角區域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據悉,廣德基地是上海汽檢全資跨域建設的“試驗室”與“試驗場”一體化車輛檢測基地,一期占地近800畝,可以滿足乘用車和大型商用車等汽車產品開發和認證試驗;作為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的重要測試基地,新能源動力電池實驗室是華東地區唯一按甲類安全標準設計和建設,具有覆蓋大型電池包過充火燒、針刺、擠壓、跌落等濫用試驗能力;汽車安全實驗室可以進行大型電動商用車的帶電碰撞試驗,相關能力填補了長三角地區空白。
廣德基地俯瞰圖
啟動儀式上,先后舉行了“長三角一體化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標準技術研究合作”簽約儀式和“三省一市主要汽車企業與廣德基地產業服務合作項目”啟動儀式。
記者了解到,在汽車產業協同發展上,長三角三省一市有著完整的產業鏈布局。這種協同效應不僅吸引著傳統車企深耕,一些造車新勢力也紛紛加碼布局。上海汽檢落實國家推動長三角一體化戰略部署,積極推動與蘇浙皖地區政府和汽車產業合作。除了安徽廣德基地之外,上海汽檢在江蘇如皋和浙江湖州均有多元化產業布局。
據悉,上海汽檢在江蘇如皋國際氫能小鎮投入了2.5億,與當地合作建設燃料電池機動車檢測平臺,今年9月已經揭牌運營。如皋基地建有覆蓋燃料電池整車和關鍵部件在內的11個實驗室,能夠同步開展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相關檢測技術研究,測試設備研發以及政策標準研究制定等工作。在浙江湖州分公司,一期在建的2個發動機檢測研究實驗室,均為重型發動機排放實驗室,功率涵蓋560kW及以下。可按照中國道排放標準,中國、歐洲非道路排放標準,歐洲道路排放法規及其等同法規,美國、日本等排放法規進行各類排放與性能試驗、開發及認證測試。
在汽車行業發生深刻變革的當下,作為獨立第三方國家級機動車產品檢測機構,上海汽檢也正在聚焦汽車產業“新四化”進行轉型發力。沈劍平告訴記者,檢測機構既要緊跟行業發展趨勢,又要努力開拓更大的市場以與企業的實際需求做精準對接。記者了解到,2016年起,上海汽檢由事業單位轉制為企業,并以此為契機積極開展戰略轉型,重點聚焦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發展,以汽車全產業鏈為服務目標,不斷提升自我。
“對于十四五的發展規劃,我們要從現代化科技服務型企業逐步成長為數字化科技服務集團公司。”沈劍平提到,上海汽檢著力夯實傳統檢測領域、打造前瞻研發領域的技術能級提升,堅持“數字化、平臺化、多元化、國際化”轉型發展的全面建設,以及攜手汽車、通訊、信息、設備等行業戰略伙伴跨界融合,形成公司核心競爭力,助力長三角汽車檢測產業一體化發展和世界級產業集群建設。
(點擊上圖閱覽《汽后視界》雙月刊第80期)
文章轉自“中國汽車報網”,作者:趙瓊。
版權聲明:本網站部分內容轉載于合作站點或其他站點,但都會注明作/譯者和原出處,轉載只為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近一二十年來中國汽車售后市場發生了由量到質的變化格局,主要體現在汽車零部件和維修保養方面。這些變化遠遠還不夠,在慢慢地進化和洗牌。
2020-11-18到了11月中旬,國內的新冠疫情乍暖還寒,后市場依舊籠罩在一片凄風慘雨中。筆者近期走訪了許多制造商、廠家,全年銷量跌落超過30%的不在少數。在價格戰的硝煙中,經營者們不得不思考著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底部到了嗎?出路到底在哪里?!
2020-11-17三頭六臂當然知道雙十一,沒想到的是,自己的杭州展直播不經意間就變成了線上雙十一……
2020-10-29真實案例解析|人本集團楊甫東:2020年最后的瘋狂是承上,還是起下
2020年Automechanika Shanghai 今日盛大開幕,打破常規,促進行業發展
《2020年中國汽車后市場維保行業白皮書》正式發布!
汽車回用配件供應鏈平臺[油滴]獲經緯中國領投數千萬人民幣A輪融資
新聞早知道 | 油滴完成數千萬人民幣A輪融資;大連建大型汽車后市場;西格邁設立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
南北之盟,強勢聯合丨新汽服品牌—車領主養車精彩綻現!
2020中國自動變速箱行業技術峰會及配件設備展圓滿落幕
蘇州年會精彩集錦&售后零部件板塊5大活動
精工汽車落子東盟,泰國工廠正式成立
恒大汽車新建年產10萬臺套零部件項目 可配套恒馳整車生產